交通部指出,臺美雙方已共同簽署「在桃園國際機場轉機託運之行李在美國在臺協會代表之領域檢查意向書」(即臺美一站式保安(One Stop Security)合作意向書),即日起從美國機場赴桃園國際機場轉機旅客之託運行李免除重複安檢,享有更便捷的轉機過程,縮短轉機時間,大幅提升桃園機場轉機效率與便利性,為臺美航空保安合作樹立新里程碑。 交通部政務次長黃玉霖在美國當地時間25日下午1時,於美國在臺協會華府總部(AIT/W)與美國土安全部運輸安全署(TSA)派駐國務院執行顧問Eric Sarandrea共同見證簽署約本交換儀式。並由美國在臺協會商務組長盧治凱(Rick Ruzicka)與我駐美代表處黃公使敏境代表交換簽署約本,國務院臺灣協調處代理處長戴德年(Daniel Delk)、駐美代表處及交通部人員均在場觀禮。 交通部強調, 為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使美國其他機場至桃園機場轉機的託運行李也能免除安檢,民航局積極與美國土安全運輸安全署洽商簽署一站式保安合作意向書。這項航空保安措施也於25日完成交換儀式後正式生效,為臺美近年交通運輸合作之重要成果,亦為未來雙方進一步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由於「網路攻擊( Cyber Attack)」已成為航空保安新威脅,為了強化我國網路保安觀念,航發會、民航局、飛安基金會及華航於5月15日舉辦「「航空網路保安國際研討會」,除邀請國內外資安專家進行專題演講,更舉辦分組討論凝聚共識。民航局長林國顯強調,盼此次研討會能建立平台,強化各方交流,使我國網路保安工作更臻完善。 全球各地恐怖攻擊事件頻傳,甚至已由傳統實體炸彈攻擊進化為網路攻擊,航空是高度科技化與資訊化產業,更可能受到威脅與攻擊,國外就曾有機場遭惡意軟體攻擊,造成資訊系統全數失效;去年香港亦曾發生國泰航空遭駭客攻擊,導致百萬名旅客個資外洩,因此,如何做好網路保安已成為當今社會最重要的課題。 為聚焦航空保安議題,民航局邀集相關單位舉辦國內首場「航空網路保安國際研討會」,林國顯致詞時強調,各國紛紛建立智慧化機場來提升機場運作效率及滿意度,但若駭客成功入侵,將可能造成機場運作停擺,甚至影響飛航安全;而在航空產業鏈中,航機、塔台、機場及航空公司的系統都可能遭受攻擊,更應提高警覺並加強防護作業。
桃園國際機場公司4月30日舉行第三屆第五次臨時董事會,會中通過新任總經理林祥生就任案。 林祥生現年59歲,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博士,歷任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正工程司、中華智慧運輸協會創會理事、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顧問、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臺北市政府市政顧問及中華大學運輸科技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等職務。 林祥生表示,他於2016年下半年開始擔任機場公司董事,兩年半以來見證機場旅客量快速成長下,機場公司維持營運的辛苦與挑戰,但他相信眼前桃園機場正處於谷底爬升契機;在第三航廈興建同時,第一、二航廈必須同步轉型為智慧機場,才能超越其他國際標竿機場。 在商業部分,林祥生強調未來要強化機場非航空商業收入,且必須讓更多民眾願意到桃園機場休憩消費,而不是只有搭機才會到機場。他舉例,像是台北車站已不再單純只是交通運輸功能,更是民眾消費與享用美食的購物天堂。他希望機場公司能讓外界耳目一新,呼應交通部長林佳龍所說的「要讓民眾有感、接地氣」。 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則說,國際機場即是國家軟實力和硬體的綜合表現,機場公司未來會持續在智慧、人性、安全、效率、品質、綠色永續等面向精進。
ADD. 104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131號2樓 Email. service@cadf.org.tw TEL. 02-27186857/02-27186858 FAX. 02-25145894